给学生进行志愿填报的通式培训之后,师生们兵分两路,各做各的“正事”。该研究高校、专业的,得着手涉猎,备好素材。辛苦了三年、两年、一载的老师该放松的,得赶紧确定出行路线,而我,忙完了高考还得忙中招。不可否认这样的招生方式会比原来有所改观,但是实效在哪,多少种子是有价值的,从科学的角度看,值得质疑。正象每一位父亲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最有灵性的,否则岂不是否认了自己的遗传基因?同样的,每一名“伯乐”都会强调自己的慧眼,否则岂不是成了乱点鸳鸯谱的唐伯虎?唐伯虎虽然风流,但毕竟是才子,而有些人,纯属江湖骗子。因为当这些所谓的千里马,在这囿小的山顶上奔驰不起来,都成了拉磨的驴或拉车的骡之后,才能验证当年真正的眼光,所以在一群人相互忽悠之后,各自心照不宣,或会心一笑,或吐苦水。更何况也没有人会去充当那名化验的法医,因为即使能拿出一份合理的结论,也难以使“人才”起死回生。
一边要把心平静下来,以便能用一颗平实的心去编撰故事,一边得到外去奔波,为的是与更广泛的初中学子结下善缘。晚上的时光最为宜人,虽然没有晚修和考核的压力,却被悄然而至的同事占据了两个小时的黄金时间。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刻,只要力所能及,也很乐于助渡他人。只有那种不计回报,也必要别人把此事感念一辈子的助渡才是真正的助,否则,还是被私利污染的助容易使得变得不快乐。
中午下班之前,联系了丁凯铭、并通过丁振艺联系了丁志杰,通知他们今天下午陪同到陈埭各村参加中招工作。因为他们对陈埭的路况比我熟悉,没有他们的导引,可能得多走很多冤枉路。与陈锦老师预约一点四十分出发,结果两架电梯却同时失灵。走到车库时,已是满头大汗,幸好有人开车,否则,以一种不好的心情上路,可能又是危机四伏。先到四境接凯铭,再到岸兜,等待了好一会儿,才迎得第一位学生家长的到来。在小丁家,交流了足足有半个小时,还算比较顺畅,家长比较通达,学生也比较向往,全家对家访一事除了感谢,还是感谢。第二位学生小陈的家是在鹏青路,在知情之下,还是绕了很多路,是否有缘,面善就行。反而是第三位学生,最早联系,却最周折,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他们的住处,却在其亲戚的干预之下,搅黄了有所倾向的意向。连一同前往的两名学生都感觉有些气恼,要做通一个人的思想是得有耐心的,在尊严与人才面前,有时是一种两难的选择。若不是为了五点那个加塞的会议,真想多走几家,无奈之下,还是到了丁志杰家,以兑现当时的承诺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