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痛苦的学科带头人结业通知,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还是如期而至。昨天晚上是从网上看到的,今天上午同事又来办公室告之。此时才意识到有一个快递还没有取,可能就是那份纸质的通知文件了。当我十点之前把初中数学老师孙子的志愿梳理清楚并送走他们之后,顺路到车库取回快件,一个上午的后半程都在按要求准备材料,虽然有点烦,但还是可以信手拈来获得取证材料的。
上午,孩子来自习的时间有点迟,由于昨晚没有交代好,以为今天在家里自学就行,所以迟迟没有出发。我总认为在家里不是不能读书,而是读书的效果不太理想,常常会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外部因素干扰。在小会议室里读书,虽然也不是我眼皮底进行,但是起码能够掌握他学习的全个过程。
一直认为,过了这个午就可以歇下来,结果还是有很多莫须有的事冒出来,还不得不去回应它。上午十点左右是高考之后第一次上教学楼,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,还是感觉有点陌生。怪不得那些没有任课的老师体验不到教学的滋味是啥样,更不知绩效一种什么梏桎。高二年的考试现场,自觉的照样自觉,应付的照常无视。当学校的教学中心被挪移之后,剩下的只有精神、责任和良心。那看透程咬金那三斧的人来说,根本不把它当作一回事。
下午一上班就接到青云的电话,他已经把志愿截图用微信的方式传过来给我看,我只是回一个信息,没想到一会儿的功夫就叩开我办公室的门。我没想到他的心事这么重,心结这么紧,这种时刻,我的话更不能带有某种感情色彩。没有过多久,金伯也来了。本来他想中午过来的,由于忙于结业材料,所以没办法再抽出时间来接应他。下午既然来了,就让他一同陪我出去家访一番。他还是那么腼腆,在一路的交流过程当中,才知道中学这六年,很少到同学家……
一整天都在解决学生的、同学的学生、朋友的孩子、同事朋友的孩子的志愿,结果把辅导自己孩子的事给纳下了。孩子的物理课是这个学期初在他的要求下开始的,我没有教他太高深的物理学知识,只是陪着他把教材阅读一遍,一边读一边科普化地讲解,才知道原来初中物理知识是这样的,印象中的物理学知识体系才重新呈现。
下午收到北大参加暑期夏令营通知,晚上为此邀请了年段长、班主任和部分科任老师做了比较详细的调研。没有绝对优势的人选,大家都举棋不定,最后还得靠明天下午学生考完之后再利用第一感觉来选才。每一次机会考很关键,绝对不能拿学校的利益开玩笑。看着大家犹豫不决的神色,也就明白了高人的那份担心是有道理的。
评论